2024年2月7日,国际体育仲裁院(CAS)于洛桑公布了CAS仲裁庭在CAS2023/A/9451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协会(RUSADA)诉卡米拉·瓦利耶娃案和CAS 2023/A/49455国际滑冰联合会(ISU)诉卡米拉·瓦利耶娃、RUSADA案及CAS 2023/A/9456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诉RUSADA和卡米拉·瓦利耶娃案三起上诉案件的仲裁裁决。
仲裁庭于2024年1月29日通知裁决后,公布了未经修订的仲裁裁决(共131页),标志着CAS仲裁程序结束。该程序始于2023年2月,即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年后,当时RUSADA、ISU和WADA提起上诉。
CAS仲裁庭发现瓦列耶娃女士(运动员)兴奋剂违规(ADRV),原因是2021年12月25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俄罗斯全国锦标赛期间从她身上采集的样本中存在曲美他嗪(TMZ),并自2021年12日25日起对她进行四年的禁赛处罚。此外,取消她自2021年12月25日起的所有比赛成绩。TMZ是一种禁用物质,属于S.4激素和代谢调节剂类。由于它可能有助于心脏更好地发挥作用,一直被禁止在体育运动中的使用。
CAS裁决显示,该运动员在提交材料中声称,违禁物质是在俄罗斯锦标赛前不久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进入她的身体的,即通过食用她祖父在砧板上准备的草莓甜点,而她曾祖父曾在砧板上压碎含有TMZ的药物(药片)。CAS仲裁庭认定,这一解释没有得到任何具体证据的证实,运动员无法证明她并非故意实施ADRV。
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规则,运动员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由于年龄较小,并根据案件一开始可用的有限证据,在CAS特设仲裁庭可以享受的“受保护人”身份不再适用。事实上,CAS仲裁庭认定,由于运动员未能证明她并非故意实施ADRV,并且由于不符合“无重大过失或疏忽”标准,因此,根据规则,没有任何依据将该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
CAS仲裁庭未被要求审查该运动员被追溯取消参加过去赛事(包括北京2022年冬奥会)资格的后果。
案件年表:
2021年12月25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俄罗斯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上,该运动员接受了RUSADA的比赛中兴奋剂检查。
运动员的尿样在受WADA认证的斯德哥尔摩实验室进行检测,该实验室于2022年2月7日报告尿样曲美他嗪不良分析结果(AAF)。曲美他啶是一种非特定禁用物质,根据2021年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禁用清单S4.4类(代谢调节剂)随时禁用。
2022年2月7日,运动员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团体项目比赛,夺得金牌。由于运动员的AAF(尚未举行),该项目的颁奖典礼被推迟。
2022年2月8日,RUSADA向运动员通知AAF,并根据《RUSADA ADR》第9.4.1条规定强制临时禁赛。
2022年2月9日,RUSADADADC解除了强制性临时禁赛。
WADA、国际滑冰联盟(ISU)和国际奥委会(IOC)在北京冬奥会CAS特设仲裁庭对俄罗斯国际滑冰协会DADC取消临时禁赛的决定提出上诉。
2022年2月17日,CAS特设庭驳回上诉。
2022年12月14日,RUSADADADC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作出了被质疑的决定。
2023年1月24日/2023年1月26日,被异议的决定正式通知RUSADA、ISU和WADA。
2023年2月22日,CAS登记了RUSADA、ISU和WADA对被质疑裁决提出的上诉声明。
2023年4月18日,CAS仲裁庭成立,对上诉作出裁决。
2023年9月27日、28日和29日,CAS听证会开始。会议随后延期至2023年11月9日和10日。
2024年1月29日,CAS仲裁庭的决定已通知各方。
2024年2月7日,CAS网站公布了完整的仲裁裁决。
沪ICP备14023057号-1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752号